一九六五年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了“二十三条”以后,毛主席对怎样具体推进“四清”运动很少谈起,他看到了随着“四清”运动的深入,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使他对干部脱离群众以及同群众相对立的问题越来越感到忧虑。他十分担心:这种情况不改变,继续发展下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便不能巩固,甚至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要寻找一种能够全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这个时候,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用如此深刻的思想和战略的目光考虑这个问题的领导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他总是高瞻远瞩地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说服他的同志们一起完成他所设想的伟大目标。由于社会的诸多原因,毛主席未能如愿以偿。成为了他终身的遗憾。
他曾经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毛主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看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关键是在上层,尤其是在中央。如果中国自上而下地出资本主义,比自下而上地出资本主义要容易得多。所以在“二十三”条中,特意强调“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城乡社会主义阵地。”这也就是说:文化大革命是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逼着毛主席发动的。
毛主席在后来一次中央的工作会议上说出了分量很重的几句话:“我快要去见马克思了,怎么交代?你给我留个修正主义尾巴,我不干!”
作为文化大革命导火线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姚文元在江青的授意下写出来的,写好后报毛主席看过并经他同意发表。毛主席知道这篇文章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北京市委手里肯定通不过,便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毛主席同意发表这篇文章,而且给予极大的重视,表明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已经下定,他把发表这篇文章看做是“甩石头”,用以打破他所不满的那种沉闷局面。这便成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发表后两天,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毛主席乘专列离开了北京。之后的七个多月他都没有回京。三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毛主席到了上海,在接见地方有关人员时他生气地说:“八届十中全会作出了进行阶级斗争的决议,为什么吴晗写了那么多反动文章,中宣部都不要打招呼,而姚文元的文章偏偏要跟中宣部打招呼呢?”
毛主席严厉地说:“出修正主义不只文化界出,党政军也要出,特别是党军出了修正主义,麻烦就大了。”在他看来,当前最大的问题正是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必须当机立断,“全面系统地抓”,发动一场大革命,来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五月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的刘少奇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批判了彭真等人,会议通过了毛主席多次修改的中共中央通知(后被称为“五一六通知”)。
在这个通知中,有毛主席加上的这一段话:“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经被我们识破了,有些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在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说:“鉴于这些情况,我们这一批人一死,修正主义很可能会起来。”“我们是黄昏了,所以,现在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整一整这些资产阶级复辟。”
当时,党内绝大多数高级干部是很难接受毛主席的这些主张和看法的,但在年轻的学生们中间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位干部子弟写信给中央说:“现在我觉得我们只能相信毛主席,只能相信党中央,一切人都应怀疑,只要不符合毛主席指示,什么人都要攻。如果我们心软,就要亡党亡国亡头。”
这就是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一些年来,有不少的人受到一些错误书刊的误导,认为毛主席之所以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打倒刘少奇,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毛主席若是单单为了打倒刘少奇,根本不用费这么大的周折,他在党的一次会议上提个建议就能行了。因为选举刘少奇任国家主席,是毛主席一再在党内高层做工作才获得共识的。
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反修防修,为了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不变颜色。是为了不使我们的老百姓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年龄还小,听到毛主席这些话时,光会举起双手拥护其实并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我后来才知道,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也都是这样。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事实已经证明了毛主席的许多预见是非常英明的。我们不得不更佩服他老人家的远见卓识。内心深处更不得不为他的精确判断所折服,更加增添了我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 (转自人类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