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技巧可以让你的采访事半功倍?非常给力!

哪些技巧可以让你的采访事半功倍?非常给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7 23:21:55]
导读:昨天财记君推荐了国外畅销书作者提高写作的15个技巧,今天继续来干货——如何提高采访水平?我们都知道,现场直播的采访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究其一个重要原因是记者没有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思考和对新闻价值准确的判断。提问题是一门学问,但仅仅会提问还不够,记者的倾听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采访的成败。前期准备和认真思考想在现场提的问题,是记者否能够抓住采访对象的最关键信息。好采访技巧=提问+倾听。今天来看看“如何准备”、“如何提问”以及“提问的技巧”、“倾听的方法”,学会了事半功倍哦!
 
原载于新闻与写作(维信号bj_xwyxz),作者|李希光,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原题《采访技巧谈 | 如何提问,如何倾听?》
 
一、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记者要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有了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问为两个层次:第一,态度;第二,问题本身。
 
对于记者来说,采访态度不可带个人判断、偏见和猜测。如果记者先入为主,那么记者就很难理清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而最后的报道也就会有失偏颇。此外,采访对象通常对记者的态度很敏感,记者越是咄咄逼人,就越难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坦诚。
 
在有了正确的采访态度后,准备问题时,可以先写下所有你想要问的问题,然后根据下面的标准筛选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问:(1)这个问题是不是能回答我还不知道的事情或核实我不确定的信息?(2)这个问题是不是与我的采访目的有关、与报道主题有关?(3)这个问题是不是采访对象有资格回答的?(4)这个问题是不是受众想要知道的和应该知道的?另外,要记住不要问下面这样的问题: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可以轻易获取答案的问题。不问有成见、偏见的问题。不问问题中就含有答案或暗示答案的问题。不问显示采访对象愚蠢、失误的问题。不问太复杂、无关信息太多的问题。
 
删除无用、无意义的问题后,把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如果采访时间长,开始可以先准备几个“预热”问题,也就是简单、容易的问题,让采访对象进入状况,然后再从最重要的问题问起。如果采访时间短,则需要你开门见山,越是重要的问题就要越早提出。另外,那种采访对象需要克服很大心理障碍才会回答的问题留在最后问,这包括会令采访对象难堪的问题、敏感话题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采访进行到这里,采访对象会对你产生足够的信任,前面的采访也做好了一定的铺垫。
 
在一些采访中,如人物特写采访,常常会需要你从一个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例如,你采访某个歌手,谈了他的音乐生涯后,你想去采访他的爱情生活。这样的话题过渡越自然越好。如果采访对象在谈话中为你提供了“桥梁”,尽量抓住这样的机会过渡。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则需要你自己搭桥过渡。假设你采访周杰伦,记者:您的主打歌中有一句歌词,……,许多人认为歌词表达了您对爱情的看法。是这样吗?最好不要说:“刚才我们谈了您的事业,现在我们说说您的爱情生活吧。”这样会让采访对象紧张,有时也会让对方警惕。
 
二、提问问题的类型
 
1.按照信息分类的问题类型
 
依照获取信息的目的,问题可以分为:获取基本信息的问题、获取深度信息的问题、获取背景信息的问题、获取有关新闻意义评判信息的问题和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这五方面的信息也是新闻采访写作中记者需要的信息类型。
 
基本信息问题针对的是事件本身,通过这类问题,记者要搞清楚有关事件的基本事实,如: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谁卷入了?谁参与了?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间发生的?等等。深度信息问题更深一步,通过这类问题,记者探究事件的本质和发展,如: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件?谁应对此事负责?目前处理的情况如何?下一步的措施是什么?等等。背景信息问题是探索事件发生的大环境,也就是尝试把一个单独的事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观察,这类问题常可以帮助记者挖掘新闻价值,如: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事件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有无预防措施、政策?这些预防措施实施效果如何?等等。意义信息问题与背景信息问题正好相反,它是考察事件对未来可能的影响,如:这个事件意味着什么?将会对什么(事、人等)产生影响?影响是什么样的?等等。
 
最后,个人信息问题是针对采访对象或报道人物的问题,如个人简历、职业、教育、人生故事、观点等等。
 
2.回忆型问题与思考型问题
 
回忆型问题要求被提问的人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回忆,如“哪年上的大学?哪年毕业的?谁是你的导师?”等,这类问题不需要采访对象过高的思维活动。相对比,思考型问题要求被提问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思考,如“您认为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最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简单地说,回忆型问题索取的是事实,而思考型问题索取的是观点。由于回忆型问题易于回答,回答一般也不会太长,采访对象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回答问题,这给采访对象一个预热过程,也为回答更多的问题奠定基础、增添信心。如果一上来就是需要高强度思考的问题,采访会变得像一次考试,凭空增加采访对象的心理压力。而事实上,大部分采访对象不愿意、也没有精力花费时间为采访准备长篇大论。记者因此可以首先通过回忆型问题引导采访对象的思考,待采访对象进入状况后再提出复杂的问题。回忆型问题因为简单好答,它也可以让本来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打开话匣子。
 
回忆型问题还可以过滤信源,让记者评估采访对象是不是能够提供自己需要的信息。例如,发生火灾后,记者需要目击者的引语,但却不能肯定采访的人是否真正目击到火灾发生时的状况,就可以问:“火灾发生时,您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能帮助记者判断有没有必要继续问下去。
 
对比之下,思考型问题回答难度较大,记者一般会留在采访对象“预热”得差不多时再问。此外,思考型问题索取的是观点,因此也只针对特定的采访对象。当然,如果采访时间紧迫,采访对象熟悉采访话题,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采访之前进行过充分的沟通,采访以思考型问题开始也未尝不可。
 
3.“感觉”问题
 
“感觉”问题就是询问回答人对某个事物的“感觉”,而不是“想法”或“观点”。例如:现在你再回顾当时的作品,是什么感觉?
 
记者非常喜欢问“感觉”问题,这是因为,人们对某个事物不一定有什么观点,但必然都会有感觉。例如,房价上涨了,普通老百姓并不能人人都有一套理论解释,有深思熟虑的观点,但肯定都有一些心理反应、情绪,如“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无所谓”等等。询问对方的感觉,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个回答。因此当采访对象不愿意说话时,“感觉”问题就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感觉”问题不可滥用。有时候,采访对象的感觉对报道没有意义;有时候,感觉还会影响记者公正地进行新闻报道。例如,发生了一起案件,记者如果过分关注受害者的感受,则可能在报道中突出、夸大受害者的不幸,这反而有碍司法公正(特别是嫌疑人还没有定罪时)。所以,无论是询问“感觉”,还是报道“感觉”,记者都要把握一个度,要问自己:对方的感觉对报道重要吗?我报道对方的感觉/心理情绪是合理的吗?
 
三、提问的技巧
 
记者提问的技巧通常有以下几种:
 
1.用回忆型、封闭型问题限制回答范围
 
用回忆型、封闭型问题限制回答范围有些类似警察审问疑犯,或律师盘问证人。使用这种技巧时,提问者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已经设计好的问题,让回答者说出提问者想让对方说出的回答。这种技巧的关键在于让回答者的回答揭示出事物的自相矛盾。这种提问技巧通常使用在负面采访中。
 
2.提选择题型问题
 
选择题型问题也是限制采访对象的回答范围,如果回答者不能跳出记者提供的框架,无论怎么选择,都会落入问题的圈套。选择题型问题也通常出现在负面采访中。
 
3.借助第三方提问
 
借助第三方提问是记者经常使用的提问技巧。在问题中提出第三方,会减弱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张力,而记者则躲在第三方后提问,或让采访对象躲在第三方后回答。这类问题常常以“我听说”、“据说”、“据我所知”等开头。特别是当记者需要采访对象解释一些具有冲突性、争议性的观点时,借助第三方提问能让采访对象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会让对方觉得记者是来找碴的、来辩论的。
 
4.激将法提问
 
激将法提问就是记者通过提问的表述,刺激采访对象说话。激将法可以是正面的,如记者希望采访对象能够表达观点意见。记者要避免故意激怒采访对象来制造新闻。
 
5.问数字问题
 
数字当中常会隐藏着有趣的信息,记者要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善于问数字问题。当遇到总数时,看看平均一下会是什么样;遇到单位数字时,看看总数是什么样;遇到百分比时,看看变成数字是什么样。例如:您这三年来,共发表了40篇论文,那就是平均一个月1.1篇论文。您是一篇接着一篇写,还是同时写好几篇论文?但是,数字、百分比等如果不放在正确的语境中理解,也会产生诱导或导致错误信息的出现。看到、听到一个数字,要想想它背后可能代表了什么、意味着什么。这能让你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
 
四、倾听的方法
 
(一)好的倾听才能抓住有用的信息
 
在采访中,提问和倾听是记者最重要的技能,也是记者获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提问和倾听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有了好的问题,才会有好的回答,有了好的倾听,才能抓住有用的信息,抓住了有用的信息,才能继续提出更好的问题。只要你肯去问,聪明地问,耐心倾听,采访对象就会告诉你更多,包括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本以为获得不到的信息。
 
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被动地听。另一种听是积极主动地听,也就是倾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被动地听。只有话题特别引起我们的兴趣时,我们才会仔细倾听。即使是这样,倾听的效果也时常不尽如人意。
 
记者采访时必须要克服一般人听的局限,不仅仔细倾听,还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因为,通过倾听,记者可以获取信息、了解他人的故事、学习他人的经验和知识、拓宽视野、批判性地接受信息等。更重要的是,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表态,记者认真听采访对象的话,体现了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对采访内容的好奇心、鼓励采访对象多透露一些信息,并利用倾听建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良好对话关系。
 
有些记者比其他记者更善于挖掘信息,这往往得益于他们倾听的本领。这些记者,问题并不一定很多,也并不一定很尖锐,但他们能够做到认真倾听,给予采访对象及时的回应。想一下你自己,你是愿意对一个一边听你说话一边打手机的人多说呢,还是愿意对一个认真倾听的人多说呢?也就是说,倾听有时比提问更重要。
 
(二)如何更好地倾听
 
倾听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要求倾听者既能从沙土中挖掘出金子,又能保持一种公正、开放的态度让讲话人愿意说下去,同时还能引导讲话人说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好的倾听者是积极主动地听,思考自己听到的东西,用其他的论据来衡量说话人的观点,不仅听表明文字意思,还听背后隐藏的意思,并通过反馈传达自己希望更准确了解说话人意思的态度。相反,不善于倾听的人不考虑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对说话人、话题不感兴趣,同时还容易被一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事分散注意力。
 
无论你认为倾听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还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想要提高倾听技能都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同其他所有技能一样,首先你需要认识到自己需要这项技能。而有了这种心态,倾听能力才可能慢慢成为你记者职业能力的有机组成。
 
1.准备倾听。如果深究起来,在一次采访中,记者可以关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采访的环境(时间、地点、场景等)、说话人的外貌特征、动作特征、神态、表情、采访对象具体说了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等等。无论一个人有多聪明,注意力也是有限的,而很多东西对最后的新闻产品是无用的。因此,记者在准备采访时,还要策划倾听,也就是判断什么是要重点倾听的东西。这就好比给大脑上了发条,一旦听到重要部分,大脑立刻会响起警报。
 
2.关注变化。正是因为在一次采访中,可以注意的东西太多,记者除了准备倾听外,倾听时要对“变化”格外注意。所谓“变化”,就是采访对象在声音、语调、语速、肢体语言、表情、用词等方面突然发生转变的时刻。“变化”意味着说话人的心境、情绪有所转变,而记者要敏感关注这种转变。
 
首先,在采访开始的“预热”问题中,记者要快速地对采访对象建立一个“基准”,这将成为判断“变化”的标准。例如,采访对象在回答预热问题时,语调平稳、语速中等,那么如果一旦回答后面某个问题时,采访对象忽然语调上升、语速加快,记者立刻就可以知道在这里需要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即使采访对象一开始很紧张,说话颤抖,这也是一个基准。因为当紧张消失时,记者就可以判断问题要不是采访对象有充分准备的,要不就是对方已经放松下来,愿意透露更多信息了。
 
当“变化”产生时,记者还要粗略判断变化出现的可能原因。注意,这里说的是“粗略”,是因为记者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准确知道讲话人的意图,而一些训练有素的采访对象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的意图。之所以要粗略判断,是为记者及时对这种变化予以反馈提供帮助。注意,无论记者是否同意采访对象的观点,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这有助于记者全面理解采访对象的话,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只有当采访对象反复重复一件事、一个观点、严重跑题时才打断对方。此外,尽量避免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采访时的情绪。一是你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二是这会引起采访对象不必要的警惕或不快。
 
3.通过提问、陈述强化倾听。记者可以通过提问或陈述,鼓励采访对象继续说下去,表达自己倾听的兴趣。记者也可以通过提问或陈述,挖掘采访对象话中的“言外之意”、“话外音”。提问或陈述还可以帮助记者总结、重复刚才听到的内容。如果有不准确的理解,采访对象可以及时更正。最后,追问也是倾听的表现。当记者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对方话中有错误、矛盾或怀疑采访对象试图掩盖问题时,记者要及时跟进追问。例如:您说的“情况”、“安排”究竟是什么?能不能说细一点?
哪些技巧可以让你的采访事半功倍?非常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