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翟村,有一座形似卧虎的大山,名字就叫做卧虎山。
卧虎山有八宝,这“八宝”分别是:满水井、马刨泉、珠砂洞、黄鹿泉、酸枣木角柱、羊豆芽檩子、锯解石、聚宝盆。
中文名称:八宝卧虎山
地理位置: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翟村东侧
主峰:老山
八宝卧虎山的传说[1]
黄鹿泉
相传隋朝初年,平阳大旱,井枯河干,百姓祈地不应,求神不灵,只得拖儿带女,乞讨他乡。这可急坏了正居家行孝的曹官人。此人生得剑眉星眼,膀粗腰圆,能文善武,十分英俊。当时曹任浮山县令。只为老母病瘫卧床,他才在家乡南乔村守床行孝。曹官人不避 秽臭,万般侍奉,但老母终因寿高体弱,驾鹤西游。待老母安葬一毕,曹官人再也在家中坐不住了。他身着孝服,单乘一骑,翻山越岭,四处寻找水源。
这一日,行至卧虎山前,人困马乏,饥渴难忍。摸摸衣囊,水粮皆尽。正愁间,忽见远处一只黄鹿蹦跳而来。曹官人虽不忍伤害这生灵,可为了解除饥渴,继续找水,只得挽弓搭箭,瞄准黄鹿射去。曹官人自幼习弓练武,有百步穿杨之功,哪有射不中之说?偏偏黄鹿扬头一跃,蹦跳着又跑远了。曹官人好不奇怪。他策马前行,路过黄鹿站过的土坎,下 马弯腰将射在地上的那支箭拔了起来。
这一拔非同小可,手起箭出,一股清水便“突突”地冒出地面。曹官人喜不自禁,慌忙用双手抠泥,挖开一口水泉,然后招呼四方乡邻引水灌田。百姓们一见山前出水,无不喜欢。得知是黄鹿引水,便称这泉是“黄鹿泉”。
马刨泉
曹官人下马拔箭的当儿,玉兔快骑却前蹄直立,昂首长嘶,瞅准黄鹿奔跑的方向飞蹄追去。这玉兔快骑伴随曹官人数载,深得主人厚爱,一见主人射鹿不中,没有饮食充饥解渴,顿时火起。绕小路,越山坳,猛追不停。眼看逼近了黄鹿,转瞬就可以猎获住了。可是,翻 过一道山梁,黄鹿的踪影早没有了。猎不住黄鹿,无法报效主人的恩德,玉兔马站立不宁。突然间,它狂怒起来,暴跳起来,翻蹄亮掌,狂刨不止。那狂刨声震的山摇地动,刨起的尘土弥漫了峡谷。这声响惊动了正和百姓引水灌田的曹官人。他才猛然发现,玉兔马一去不归,于是便循声找来。曹官人攀枝挽萝,翻山越岭,累得气喘吁吁,也顾不得停歇。爬上山顶,他远远看见玉兔马奋蹄狂刨。待他加快步子赶到时,玉马已累倒在地。马蹄边狂刨的凹坑里都蓄满了清冽的甘泉水。曹官人眼见玉兔马浑身油汗,口吐白沫,—命呜呼,心如刀绞,顿时晕倒在马身上。人们念及玉兔马的功劳,便称这泉叫“马刨泉。”
封侯村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李渊定都长安后,为扫除群雄,平定天下,派李世民收复瓦岗寨后,随即转战在浍滩(今晋南)一带。
一日,李世民率军夜行。秋月朗朗,凉气袭人。将士们沿着谷地中的小路蛇行而前,为首一匹白玉战骑上正是主帅李世民。此时,他回过头来,威严地扫视左右问:“行至何处?”军师徐懋公从背囊中抽出战阵图,展在马前。借着月光,李世民一瞅,不由得惊叫出声:“唉呀,不好!此处是平阳的大梁、小梁,历来是兵家不祥之地,快快前行,冲出峡谷。话音未落,只听马蹄阵阵,杀声震天,一彪人马杀将而来,拦住去路。前面的两员将领,一人乘乌龙驹,一人骑虎斑马,横刀立马,张牙舞爪。
李世民急道:“何人拦驾!”
乌龙骑的大将张口骂道:“你爷刘武周在此,留下首级再走!”
李世民大吃一惊,这武周乃杨广手下大将,眼见隋朝灭亡,便聚兵万余人,杀死太守,勾结突厥首领图门,占据了平阳。在此不期而遇,难免—场恶战。
李世民急呼策马回兵西行。只听见虎斑马上的突厥首领图门一声怒吼,西山间又拥出一支人马。李世民进退不得,只好安营下寨。刘武周也不催战,切断交通,打算断绝唐兵粮草,将他们活活困死。
李世民见状,召来军师徐懋公,大将秦琼议定,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第二天李世民整顿人马,向北冲杀。只见突厥兵卒,一个个剑刺无血,刀砍无伤,骁勇非常。唐兵冲杀不出,又败了回来,只得死守营寨,等候援兵。
突厥首领图门精通魔法,善施妖术。见唐兵已伤锐气,便和刘武周密议摆一场恶魔阵。这日,李世民正在帐内闷坐,忽然天昏地暗,风沙滚滚。风沙过处,图门剪成的万千纸人纸马,冲杀而来。唐兵虽勇,怎奈寡不敌众,多半战死。李世民急忙点拨一支强悍人马,迎战烈焰万丈的刘武周。
正在这生死关头,只见卧虎山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大雨夹杂着拳头般的冰雹,铺天盖地,直捣敌阵。图门的纸人纸马,霎时碎乱了一地。阵上的将士,仓皇失措,抱头鼠窜。唐兵则越战越勇,势不可挡。李世民率兵穷追敌寇,杀得刘武周和图门狼狈而逃。李世民得胜而归。回师途中,众将领纷纷惊喜地议论:“不知何人救驾?”只听空中一 阵马铃声,由近而远。走不几步,小路上横着一块丈余长的大冰雹。李世民凝眸细看,只见冰纹组成一行大字:浮山县令曹臣救驾。李世民赶忙下马,伏地而拜,口中连道:“谢曹臣救驾之恩-”
回到帐中,派人打探,果真是曹臣此人,且为官清廉,深得民心。于是,李吐民便设宴庆功,封曹臣为浮山县无佞侯。从此。卧虎山下便有了封侯村。
满水井和温水泉
李世民封曹臣为无佞侯,并传令在卧虎山的马连坡下为曹无佞侯修庙塑像。这一旨令,深得民心,黎民百姓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准备建庙材料。山高坡陡,人们抬着木料慢慢爬行;砖石难运,人们赶来成群的羊往上驮运。人多力量大,不几日就备齐了材料。材料齐备本应马上动工,但是方圆数里都没有河流泉井,用水很不方便。这一日,李世民召集工匠,商议建庙大计,众人都为缺水焦急不安,难以确定动工时间。正愁间,突然旋风大作,飞沙走石。转眼功夫,又风平浪静,天空晴朗了。人们出来看时,建庙的材料已片瓦不留。众人大吃一惊,赶快四处寻找。寻到卧虎山上,众人见材料一点也不少地堆在一道小山粱上。这里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好一块风水宝地。山梁的不远处直冒热气。有人过去一瞧,止不住惊喜地叫起来:“啊,温水泉。”
众人赶快跑来观看,只见碧水粼粼,热气袅袅,好一口清泉!不远处又有人呼叫:“快来看,水井?”
果然,是一口井。水面和井口几乎平了。众人赞道:“是口满水井呢!”
当下有人告知李世民,李世民喜出望外,连忙赶上山顶,看了后,禁不住赞叹道:“天意如此,就在此处建庙!”
酸枣角柱和羊豆芽檩
定了建庙大汁,李世民带随从数人沿山周游。突然刮了一股旋风,旋风可真大呀,所 到之处树木枝断叶落,好不凄凉。
李世民站在山顶上左右远眺,旋风所及,无一完好的树木。远远望见,对面山头上,似有两棵参天大树,仍然枝繁叶茂,不免觉得好奇。策马前去,果然,是两棵树。细细观看,这两棵树长相奇特,非杨非柳,更非松柏。到底是什么树?随从无人知道。随从中一人下山求教,领来翟村长老。长老上得山来,绕树一周,拈着胡须直笑。李世民问长老:“何故发笑?”
长老笑着答道:“你道是什么树呢?”笑着用手指了指那棵一丈二尺高枝权带刺的树,说是酸枣树。
李世民和随从再一细看,可不,叶圆花俏,满身长刺,不是酸枣树是什么?再看那棵,长老笑着说:“就是羊豆芽树!”
酸刺和羊豆芽居然也可长大成树,李世民走北闯南很少看见,连声赞叹是稀世珍宝。 随下令道:“将此两棵宝树采伐下来,建庙使用!”
于是,浮山庙内有了稀奇的酸枣角柱和羊豆芽檩。
朱砂洞
经过工匠们七七四十九天的建造,卧虎山顶耸起了遥相对称的庙宇。座北朝南的就是曹无佞侯的浮山庙,对面那座是欢乐庙,欢乐庙内盖舞台,进香之时,还可在此歌舞欢唱。李世民闻知庙宇落成,便兴致勃勃地赶来观望。远远看见两座庙宇,隐藏在青松翠柏之间,飞梁翘角,气势雄伟,心中大喜。进到浮山庙内,四壁雕画着奇异花草,八仙图像。两旁塑立着四名文武大将,中间威武的曹无佞侯,相貌英俊,形容端庄,只是满脸皆白,与忠臣很不相称。李世民不免动怒,迫问:“为何给曹忠臣面涂白色?” 一地方官战战兢兢道:“禀告大人,红色涂面要用朱砂。这山虽有朱砂洞,怎奈却被蛇精霸占,无人敢下洞去取。”李世民向左右官员一扫,问道:“谁敢去取朱砂?”话音刚落,早有一员大将应声出列。众人看时,此人身材高大,眉浓目朗,乃是瓦岗英雄程咬金。当下,程咬金立了军令状,带数名将士人洞取朱砂。 程咬金腰挎弓箭,手持利斧,身上拴一条长绳,绳上拴着铜铃,只身人洞。将士们在洞口接应,只要铃响,就可拉他出洞。洞里,一团漆黑,寒气逼人,程咬金止不住毛发倒竖。他咬紧牙,持斧前行。走了不远,洞内渐宽。左边又现出一个侧洞,侧洞里光束耀眼。程咬金探头一看,果然是一条巨蛇,足足有两三丈长。那光束正是蛇眼放出的光芒。
这一看不当紧,惊动了蛇精。蛇精猛然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向程咬金扑来。程咬金急忙往旁边一闪,举斧砍去,哪知蛇腰身一弯,只擦伤了一层皮。蛇精受伤,疼痛难忍,口吐火焰直向程咬金喷来。程咬金脸被烧焦,浑身疼痛。他趁蛇精转身一瞬,翻身跃上蛇背,两腿央住蛇腰,一手按住蛇颈,一手舞动利斧,朝蛇头上直砍。砍得蛇精鲜血四溅,浑身瘫软,气绝死亡。
这时程咬金也觉浑身困乏,他背上一袋朱砂,摇动铃铛。将士一听,慌忙将他拉上洞来。工匠们赶紧为曹无佞侯重新涂面。从此朱砂洞成了卧虎山一宝。后人还在洞口盖了庙,塑了程咬金像,让他驱妖镇邪。
剑解石
再说,刘武周和突厥图门败北而逃,但不甘失败。又在北面安营扎寨,准备卷土重来。李世民闻知,要趁敌军扎根未稳前去征讨。
这日世民戴盔披甲手持兵器,骑着玉兔马,率领将士,浩浩荡荡,从卧虎山北上讨敌。没走多远,就听见一阵砸石声。走近前来,是几位老石匠正在凿石。烈日下,汗水满脸,直凿的碎石四油,火星闪闪,但是进展很慢。
李世民问他们凿石有何用?石匠回话说,浮山庙竣工。进香人很多,但曹爷像前却没有像样的供桌,他们在打凿石桌。李世民大喜,赞扬百姓虔诚。随之,骑马逼进巨石,扬剑就劈。只听嚓嚓几声,巨石便成了规则的石桌。
再看那把宝剑,仍然完好无损。连忙叩头谢恩。抬起头时,李世民早已骑马远去。从此,卧虎山的浮山庙内又增添了一宝——剑解石供桌。 (转自八宝卧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