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学子延安行 红色之旅忆峥嵘
临汾平阳中学组织高一高二学生“瞻仰”革命圣地延安,了解、重温、缅怀、追忆全民族顽强不屈抵御外敌的那段峥嵘岁月
(秦晋中原网 王文辉 高沛 张东波 报道)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切身了解、体验延安精神所带来的意义,5月27日28日两天,临汾平阳中学组织高一高二两个年级部分同学在校德育副主任宋柏熹老师、政教处曹庆飞老师的带领下,一行58人乘坐两辆大巴,参观瞻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革命圣地象征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宝塔山,同学们沿着当年爱国青年们的足迹“瞻仰”革命圣地延安,了解、重温、缅怀、追忆全民族顽强不屈抵御外敌的那段峥嵘岁月。
27日上午到达延安后,同学首先跟随导游参观瞻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约3公里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根据地军民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同学们参观了解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所在地中央大礼堂,在1945年4月至6月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历时50天,755名代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认真总结党成立24年来的经验,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是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全党的共识。
紧接着同学们参观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旧居,参观了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谈话诞生的地方以及毛主席为了克服当时物质困难,他以身作则,开荒种地,倡导自立根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亲自种过菜地的地方。
第二站是枣园革命旧址,同学们了解到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1947年间的驻地。在这里,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想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的准备,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从这里启程赴重庆谈判,为争取国内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党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947年3月,中国中央书记处离开这里,转战陕北。
同学们在枣园革命遗址五大书记铜像广场全体合影留念,合影后后跟随导游继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亲眼看到中央领导们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27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王家坪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时代精神-延安精神,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以情景再现的形式立体的展现了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此次来延安之行的最大收获,在精神上得到一次更加深刻的升华和洗礼。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热情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
28日早晨9:00同学们来到了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红色革命圣地的象征,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山,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同学们还登上摘星楼、烽火台等景区一览延安全城风貌。
在延安红色旅游的两天里,同学们认真走访革命旧址,重温抗战历史,重温革命战争的艰辛,理解延安精神的精髓,通过“游、听、看、玩”让同学们了解了红色革命历史,体验了艰苦生活,缅怀了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接受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上了一节生动的红色文化课堂。这对培养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锤炼坚强意志,传播红色基因起到了非常重要很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