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经典?

怎样读经典?

作者:[李祥熙]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7 23:27:57]
    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晚上好。
 
    子夜精舍•微课堂,现在开始第二讲。
 
    昨天,在第一讲中,我向大家介绍了三个关键词,经、经典和为什么要读经典。今天,我接着为大家分享一个相关话题,就是怎样读经典。
 
    应该说,方法取决于目的。那么,我们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两类:一是搞研究,二是为应用。
 
     对研究者来说,他们主要是从字词句、章节、思想体系、历史及现实意义等学理层面,对经典进行解析。但对大多数人来讲,读经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用,或者说是为了健全自己的精神生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我以为读经典主要有这么几种方法:
 
    首先,要找一个好本子。我在开场白中讲过,钱穆先生推荐中国人必读的七本书。那么,无论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还是《传习录》,现在市场上这方面的图书很多,哪一个本子比较好,或者说比较权威呢?目前,在国内,公认的是中华书局,还有商务印书馆的本子。在境外,台湾三民书局、佛光山的本子也不错。三民书局出了一套古籍今注新译丛书。佛光山主要是出跟佛教有关的经典文本,比如《六祖坛经》。
 
    应该说,读本好不好,权威不权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有些出版社为了赚钱,抓人眼球,对内容很不讲究,平白无故做删节,你学着学着才觉得有哪里不对劲,或者掉了一句,或者是缺了一个章节,甚至一部经典只有前半部分,没有后半部分。所以,大家在选购经典书籍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的,而且要从头到尾好好的翻一遍,觉得最适合自己阅读,或者说跟自己有眼缘的,就可以把它买下来。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可以从头到尾系统地读,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字句、章节选择读,甚至还可以跳着读。总之,你觉得怎么学的方便、怎么受益,就怎么读。
 
    其三,从原汁原味到自圆其说地读。学习经典的朋友,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第一步,必须原汁原味的学习,不管你是采用系统学习,还是选择学习,你都要把这一句、这一章,原原本本地读懂弄通,也就是要原汁原味的学一遍。这个阶段,你不能离开经典,也不能自己随意去解读经典。
 
    在熟读的基础上,字面意思完全搞清楚了,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对某句话、某一章句进行总结概括了,只要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又不离人家的原意,就算可以了。同时,不要求每个人的理解都千篇一律。因为,面对经典,不同阅历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多少人就多少种理解。但是,只要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能自圆其说,那么就得承认你是一家之言。
 
    其四,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解经典。比如,《论语》的开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读过《论语》的朋友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曾用自己的话这样说过:由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有两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件是学习,另一件是会友。孔子第一高兴的事是学习,第二高兴的事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见。而且,孔子结交的朋友,没有一个酒肉朋友,全都是品行比较好的益友。那么,他交朋友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还有一段话,大家也非常熟悉,就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他是这样讲的:我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这段话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我在讲课的时候,是这样给大家介绍的。我说,圣人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六座精神成长的里程碑,这就是十五有志于学,要做一个学者,当然这个学者和今天的学者不是一个概念;三十而立,靠什么而立,靠仁德而立,所以三十岁要做一个仁者;四十不惑,要做一个智者;五十知天命,人活到五十岁,要做到人天合一,就是要明白上天赋予你的使命是什么,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你到五十岁的时候就应该非常清楚了;六十耳顺,要做到人我合一,也就是闻无不通,不管听到什么事情,都能想得通、不纠结;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要做到身心合一,也就是行无不顺,不管干什么、怎么干,都能顺理成章,而且不会违背世俗的规则和规矩。
 
    我这样概括,既富有自己的特色,又让学员觉得新颖,效果很不错!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转自关东儒生)
怎样读经典?